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JGJ376-2015)

6 设计

6  设  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部位为勒脚、门窗洞口、凸窗、变形缝、挑檐、女儿墙时,应进行节点设计。

6.1.2  对需清理至基层墙体的外墙外保温系统修复,基层清理后应进行界面处理,再进行后续施工。

6.1.3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修复部位宜采用与原外保温系统相同的构造形式,新旧材料之间应合理结合,且修复部位饰面层颜色、纹理宜与未修复部位一致。

6.1.4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全部铲除并重新铺设时,外墙传热系数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6.2  局部修缮

6.2.1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局部修复方案应根据饰面类型和缺陷情况等确定。

6.2.2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涂料饰面层出现对外墙装饰效果影响较大的裂缝时,应根据裂缝成因,确定修复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饰面层的龟裂缝,应采用柔性防水腻子进行修复;

    2  对因保温板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宜采用发泡聚氨酯进行修复;

    3  对因保温层开裂引起的裂缝,宜沿裂缝开V形槽后,采用柔性防水腻子进行修复。

6.2.3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饰面层与保温层之间出现空鼓时,应根据饰面类型,确定修复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涂料饰面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空鼓,应清理至保温层,进行界面处理后按原样修复;

    2  对面砖饰面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空鼓,应将面砖饰面层铲除后,按原样将饰面砖补镶牢固、平整,并应进行勾缝且擦洗干净。

6.2.4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层与基层墙体之间出现空鼓时,应先铲除空鼓部位的保温层,基层清理后应先进行界面处理,再按原样修复。

6.2.5  当砂浆类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出现松动、剥落时,应先铲除松动部位的保温层,基层清理后应先涂刷界面砂浆,再按原样修复。

6.2.6  当外墙外保温系统渗水时,应先确定渗水区域,再进行扩展,并将扩展后的区域清除至基层,在渗水部位干燥后,对基层进行清理和界面处理,并重新增设外保温系统各构造层。

6.2.7  局部修复部位的保温层厚度应与原保温层厚度一致。

6.3  单元墙体修缮

6.3.1  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单元墙体修缮时,基层墙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无风化、松动、开裂、脱落等现象;

    2  应无积灰、泥土、油污、霉斑等附着物;

    3  应无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裂缝。

6.3.2  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单元墙体修缮时,修复墙面与相邻墙面的交界处应采用网格布搭接,并提出细部要求。

6.3.3  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单元墙体修缮时,当采用涂料饰面且修复部位高度大于60m,或采用面砖饰面且修复部位高度大于24m时,应采用锚栓加固,且每平方米墙面的锚栓数量不应少于4个。

6.3.4  当采用锚栓加固时,锚栓在墙面上应布置为梅花状。